评审专访丨2016评审采访合集(下)

2019-06-01

由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机构所挑选的2016CGD国际评审团已经确定。组委会为了帮助参加者更好地准备自己的作品,采访了CGD评审,一起来听一听评审的建议吧。

 

Gordon Bruce

| 设计要避免效仿,也要牢记共性 |

GB.jpg

2016CGD评审——Gordon Bruce,作为Gordon Bruce Design LLC的首席合伙人,他在欧洲、亚洲及美国等地的多家跨国公司担任设计咨询顾问长达40年,并且接触的设计领域相当广泛。

 

Q:您今年再次担任“当代好设计”奖评审,请问您对2016“当代好设计”的报名作品有什么期待吗?哪些领域更可能会出现一些新亮点呢?

A:除了厦门,我参与中国的设计已超过16年了。我看到了中国在不同的产品领域都不断地在进步。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许多难以预测的问题,它们和设计流程本身无关,但它们成了一块绊脚石,并影响了将理念变为现实的效果。与其让我谈期待,倒不如谈谈我所希望看到的作品。我希望看到不仅富有原创性和创意的产品,但同时更希望看到优质的设计作品。我不仅希望看到设计态度方面的改进,也希望看到设计能力的提升,这将让好设计开花结果。其实,把好的理念和优质的设计相结合,让它开花结果,这就是我的心愿。

1.jpg

图 | Gordon Bruce也担任了2015CGD评审

 Q:设计师跨界设计的现象很普遍(建筑设计师们常常也做产品设计),您认为成功的跨领域设计是否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

A:沃尔特·格罗佩斯,包豪斯学派的大师,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总体设计理论”的设计态度。我曾和美国著名建筑师艾略特·诺伊斯合作多年。他在哈佛求学时,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他的老师。事实上,沃尔特·格罗佩斯影响并指导诺伊斯创造出了IBM早期最受敬重和认可的设计项目之一。此外,诺伊斯也为许多其他知名公司打造了很多设计项目,在美国奠定了设计标准,并最终成为设计模型,影响了国际设计界。他的设计项目将公司所有重要的接触点整合在一起,从而能真实体现公司的特色。在进行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会设计,甚至是艺术品采购时,他也都遵循同样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表现。

我曾亲眼看到有人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当设计部的领导既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经历,又有责任感和敬业的态度时,设计就会做的很好。它不只是跨界这么简单,它既是从一个设计领域跨到另一个设计领域,也需要你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思考。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学着掌握一种思维方式,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直觉,这是你理念的核心。这也需要你下定决心,带着责任感、敬业的态度和对人与环境的尊重去做设计。它和技能无关,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用严肃的方式审视对生活的设计。

经过传统训练的建筑师,以及不随波逐流的人似乎把握了这种思维的精髓。为现代社会寻找现代的理念需要决心和克制,也需要摆脱为了形式而刻意追求过去形式的做法。

我曾看到汽车设计师尝试设计产品,但他们并不成功,因为汽车的情感对于汽车本身而言是特殊的,想要传递这种情感并非易事。对于建筑师和经过正式训练的工业设计师而言,他们更愿意首先将着眼点放在为人解决问题上,这是核心,对于解决问题的流程而言也是最为重要的。

2.jpg

图 | 2015CGD现场评审

 Q:您在全球有多年的设计顾问经验,在为中国企业服务的时候,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重点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A:如果中国企业就只想着眼于本国市场,那它们需要用国内的方式去思考。也就是说,要理解什么能够吸引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设计师的设计需要着眼于国人的需求,要考虑它在国内的接受度。然而,有些特点未必能够得到国际市场的一致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然而不幸的是,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很难脱离传统理念中“形式”的执念。在中国,我看到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依旧痴迷于一个脑海中已经存在的、体现中国特色的形式,却忽视了在设计之前分析一下问题。如果中国设计师希望在国内推进设计事业,他们必须转换思维。他们必须思考:决定形式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要做到这点,首先得理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找到决定设计性能的要素。

而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企业想要走国际化道路,那么他们需要用国际化的方式做产品设计。同时,他们也需要理解、发现哪些中国特质对解决问题而言至关重要,并且又能够得到一致的认可。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在设计笔记本电脑时,要放一个龙的图案,或者放一张熊猫的图片在上面,也不是说要让你用竹子去创作一件产品。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在中国,中国的设计师们需要停止对形式的执着,花些时间去思考和品质、价值相关的问题,比如直觉、效率、耐用性等,是这些要素塑造了形式。他们也需要打破从历史形式中寻求灵感的惯例。相反,他们需要问问自己,有哪些中国的内在价值理念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你的想法的。

同时,中国设计师要避免对其他文化的效仿,比如模仿意大利、德国或是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格去设计。因为当你试图按照其他文化的方式去做设计时,你的设计永远无法超越那个文化所在国家的设计师的作品。就好比西方人尝试做中国菜,菜肴的口味永远没法和中国人做出来的相匹敌。又比如一个中国人尝试模仿法国大厨,他们也永远无法做到像法国大厨那样出色。做自己,不要试图假装成为别人。

要时刻牢记我们既有共性,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我们会受到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就像食物也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一样——海边、山区、或者沙漠地区食物的口味都会有所不同。

我常常说,你所看到的未必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恰恰是你没看到的东西塑造了你所看到的。有哪些中国的价值观、品质、态度能得到全球的一致认可?更重要的是,中国现代的价值观是什么?因为身处于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拥有现代的理念。

3.jpg

图 | 2015CGD现场评审

 

 

官政能

| “设计”扮演着诠释“人文”的角色 |

Kuan_Cheng-Neng.jpg

官政能教授目前担任台湾台北实践大学的正教授和副校长。他致力于在台湾创建更先进的设计课程。1992年,他在台北实践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工业设计系,主要强调台湾的创新设计课程和方法。他担任该系主任直至1999年。此外,官教授1997年还建立了设计学院(包括四个系:工业设计、建筑、时尚和通讯);1997-2004年期间,他担任该学院院长;1998-2007年期间担任工业设计研究所的创建董事(设计专业文学硕士)。官教授也曾任中国台湾工业设计协会(CIDA)理事会第16届会长。2007年,设计学院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世界60大最佳设计学院;2009年,硕士课程获美国《商业周刊》全球30大最佳设计课程的嘉奖。

官教授的专业领域包括设计策略和管理、设计理论和设计创造。他发表了各种有关设计的书籍,180余篇研究论文和设计文章,是国内外设计评审团的活跃成员和大型公司的产品开发和设计策略的顾问。

 

Q:您在台湾实践大学设立的工业设计系在国际享有盛誉。在您看来,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A:「学术研究」的量化论据和质性洞察,可以在观念、视角和方法上,提供「产业发展」的参考和启发,若能善用两者的动态协作关系,可比喻为像是一场「探戈」的精采演出。

4.jpg

图 | 官政能教授在2015年CGD评审现场

 Q:我们观察到台湾有很多工业设计产品是非常具有人文气息的,请问您认为“人文”在产品设计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A:人文也可视为动词,促成文化传统与当代趋势的持续对话;而“设计”若扮演着这种“人文化”的诠释角色,可使得“产品”在消费市场和生活世界中,呈现出既差异又创新的美学特质。

5.jpg

图 | 官政能教授在2015年CGD评审现场

 Q:请问您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A:好设计,基本上需要在使用功能、系统脉络和表现品质上,创造出新的整合意义!

 

 

Song Kee Hong

| 设计要有连贯性才能使消费者领会到设计之美 |

Keh-Hong_Song.jpg

Song Kee Hong教授毕业于堪萨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并获得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优异学生奖,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Song Kee Hong教授的工业设计经历二十余年,曾就职于Ziba设计公司、惠普公司、Design Exchange和BxD。他曾与苹果、 戴尔、英特尔、联想、宝洁、松下、 飞利浦、森海塞尔以及美国伟伦公司等业内诸多知名品牌合作。他的一系列作品赢得了二十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其中包括IDSA、iF、G-Mark以及声望隆重的红点之星奖。Song Kee Hong教授还曾担任红点产品设计奖、红点概念设计奖、G-Mark等奖项的评委。他近期的作品涵盖了机场、医疗设施、数字界面、生物医学及设备的体验与工业设计。

 

Q:作为2015“当代好设计”奖的评审,有没有一些获奖作品让您印象深刻?

A:有两组截然不同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件作品是一套户外家居系统,无论是外观还是感受,它都像是国际顶尖品牌的设计;另一件作品是一盏灯,它巧妙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无论从品质还是原创性来说,它们都是中国产品设计的上乘之作。

6.jpg

2015“当代好设计”奖

托斯卡

 Q:您认为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和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如何?

A:虽然中国产品设计的品质让我印象深刻,但我觉得上乘之作和泛泛之作之间仍有巨大的差距。由于缺乏连贯性,消费者很难充分欣赏和完全领会到中国产品设计之美,故转而选择了国外的产品。

7.jpg

2015“当代好设计”奖

柞蚕丝灯手绘吊灯[回家]

 Q:您认为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和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如何?

A:虽然中国产品设计的品质让我印象深刻,但我觉得上乘之作和泛泛之作之间仍有巨大的差距。由于缺乏连贯性,消费者很难充分欣赏和完全领会到中国产品设计之美,故转而选择了国外的产品。

 Q:您担任过国际设计大奖及区域性设计奖项的评审,在您看来,参与这两类奖项分别会给参赛者带来怎样不同的收获?

A:众所周知,知名的国际性设计大奖能提高获奖设计师的曝光度和信誉。然而,就衡量和比较设计师的技能和才华而言,我认为国际性和区域性设计奖项发挥的作用是相似的。它们都能激励设计师加倍努力,提升自我或者继续保持优势。

8.jpg




 了解更多内容 

邮箱:award.cgd@red-dot.cn

客服微信号:cgd_award

客服电话:0592-5153752

官方公众号:CGD当代好设计



微信扫描二维码